易得性啟發式判斷,殺死自己,實用與行動#
日期:2022 年 11 月 6 日
標籤:周報
類型:文章
一。易得性啟發式判斷#
1. 啟發式:
人們在做出決策時會依賴許多簡化的策略或經驗方法
例如:我在考慮這個專案需不需要某人參加;因為他平常衣冠不整,我可能會推斷他比較粗心,不注重細節,對他的評價降低,從而忽略他去選擇其他人。
2. 易得性啟發式:
我們傾向於基於那些容易獲得的信息作出判斷,一些事件會喚起人們的情緒,尤其是那些生動的,最近發生的事件,更容易從我們的記憶當中提取出來。因此,我們更有可能顧及那些發生可能性不大的事件。
我們對於一件事的判斷,決策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我所接觸的信息,這就是易得性啟發式。人們總是會根據自己最熟悉的信息來做決策,什麼最熟悉,最近最頻繁接觸的信息就是最熟悉的信息,決策者根據這些最近,最熟悉的信息作出的不合理的決策。
易得性啟發式判斷的運用可以揭示出一條基本的社會思維規律:人們從一條一般公理演繹出一個具體例證的過程是緩慢的,但是,他們從某一個鮮明的例證歸納出一般公理的過程則是非常迅速的。
4. 概率性忽視現象:
我們為了小概率事件憂心忡忡。
事實證明,我們天真的統計直覺,以及對統計結果的恐懼,並不是建立在計算和推理的基礎上,而是受易得性啟發式判斷所帶來的情緒影響。
二。每個人都在不斷殺死自己#
我們每個人事實上都在成長中不斷的殺死自己。
我在長大的過程中會殺死幼稚的自己,感性的自己,愚昧的自己,等等。
這種 “自我審判 —— 殺死 “的行為是我們自己的自我調節。通過及時扼殺” 不良的自己 “,我們可以逐步塑造自己的性格,進而影響到自己現在和未來的行為,創造人生。
有刀尖對內的勇氣很重要
三。位於十字路口的世界#
今年我的感慨就是,彷彿站在夕陽落日的地平線上回望短暫的燦爛,巨大的黑幕終會拉下。像極了那年在魔鬼城看到的那場日落,宏大而孤寂。 年初寫下的那句天下安康終究沒有實現。
西方世界陷入集體迷茫,日益短視陰暗;中國努力追趕到今天的地位,但世界總體的生產力水平卻不足以讓 25 億人都過上高水平的生活。
還有新冠疫情。
總之,如果沒有新的生產力輸入到人類社會,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紅利所剩下的部分已經不多了。
接下來的這個世紀,會走向何方呢?
四。面對一些事情#
最近在看的一部小說很有趣:
當然,法術之徒通常來說都是實用主義者,楊希夷也不例外。他從來不去理會自己介入不了的事情,最多只等一個結果罷了。
可不知道如何解決,卻不代表就不去做事。所有的進步,其實都是一點點做出來的。這其實也是李教員教給自己的道理。
對方聽出了余連的意思,直接嗤笑道道:“你又錯了。所謂對的事情,可不是我這個先進的機器人完美計算的結果,而是社會性的前瞻和思考啊!我當然知道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便總有私慾,總有傾軋,總有歷史的反復。可要是真的把錯誤歸咎於所謂碳基猴子的人性弱點啊,無法克服的劣根性啊什麼的,進步又從何而來?你們又為何不幹脆在搖籃裡待到死呢?”
念經終究念不死人的!所以,無堅不摧的可不是思想,而是行動。
“這世上最愚蠢的事情,便是因為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壞事,而不去做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況且,就算是最壞的情況真的發生了,從更長遠的將來來說,就一定是壞事嗎?”
不管是人,是民族甚至還是國家,從苦難中磨礪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偉大。否則再繁榮也不過就是昙花一現的幻影罷了。
五。下一周的小目標?#
1. 六級真題核心詞彙 ——700 個 / 現存 1922 個
2. 概率論複習
3. 完成金融學的論文
4. 潘宏老師:搭建數字經濟研究院的網站
4. 博客更新目標:
- 添加 “對話”
- NovelAi 的部署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