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is

lapis

理解以真实为本,但真实本身不会自动呈现

历史,事实|观点|立场|信仰,煽动性

历史,事实|观点|立场|信仰,煽动性 |#

date: December 11, 2022
slug: 11
status: Published
tags: 周报
type: Post

研究解説歷史,當然不可能有 100% 客觀絕對的精確性,但是在某些能夠達到 99.9999999% 精確的議題上,無限上綱、非黑即白,把所有歷史認知都一竿子打成 0% 可靠的主觀印象,卻是既愚蠢又有害的態度。對毛時代錯誤政策的批判也屬於這一類:我們可以確定它們是歷史性的人爲災難,但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爲政府的避諱態度去 Invoke 歷史虛無論,這裏唯一的難題在於國家和黨組織的歷史延續傳承,如果誠實、完整、精確地做全社會廣汎討論,雖然在狹義的事實和邏輯上完全正確,但只要在思維的 Metalevel 上提升一級,就可以簡單看出是不可行的。 道德規範的意義在於輔助政治,來達成公益的最大化。既然現代社會和經濟體系是如此複雜,而任何固定的條文都是極度簡化的結果,那麽自然不可能普遍絕對地適用。這並不代表它們沒有用;恰恰相反,不但絕大多數的人口沒有從第一原則來對每一個公共事務來做理性分析的能力、欲望和時間,Rule of Thumb 是他們唯一的選項,而且即使是百萬中選一、能對一個特定議題的所有相關事實和邏輯做出完全掌握的人,也必須尊重道德原則作爲對内對外宣傳内容核心的重要作用,不能遇到 Rule of Thumb 不是最優解的時候,就把它全盤掀翻。這裏相干的 Rule of Thumb 道德原則是 “誠實”。 毛領導的中國政府,曾經犯下極爲嚴重的錯誤,但是放任普羅大衆對這段歷史簡單下定論,卻必然會引發非理性的聯想,危及現今政權的正當性和合法性。既然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政府,是當前國際上最先進、優秀、高效的政治體系,爲了保護人類社會整體的福祉(這也是一切政治和社會活動的最終、最高目標),對不方便的歷史事實做出委婉的遮掩和回避,反而具有道德正確性。換句話說,我的博客是理性高級知識分子的論壇,可以而且必須把事實翻開來說清楚,但這並不代表一般輿論也能夠或應該做同樣的事。 説得再簡單一點,我在《美國的開國神話》一文中討論的美國對自身歷史做出嚴重扭曲和美化,本身並不自動構成邪惡,因爲這是保護政權穩定性的必要舉措。它之所以值得特別挑出來撻伐,是因爲現在的美國已經成爲國際財閥的政治載體、人類社會的最大害蟲,對内壓榨勞動群衆、提倡反智心態,對外挑起動亂、遏制後進,而其開國神話是愚弄國内國外群衆、動員反動力量的重要軟件成分。這和中國形成强烈的對比,所以雖然表面上同樣是對歷史塗脂抹粉,實質上有剛好相反的作用,我們對兩者做出差別待遇,並沒有真正的邏輯矛盾。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必定会取决于我们的立场 —— 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 “希望” 看到的。假如站在自由派的立场看历史,那么美利坚就是山巅国度天选之国,君主贤明公民自由智慧,自然中国人就天生具有劣根性,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全启蒙完毕,因此就苦一苦人民,再打几十年螺丝吧。假如站在中国建制派立场上,或者说是第三世界的立场上,那么美利坚这个国度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印第安人和黑人的血肉之上,整个西方在世界分工体系下一直在吸第三世界人民的血。

PS:再一想,历史确实是任人打扮的花姑娘(指文艺创作)。随便举个历史人物的例子,花木兰;我可以说她是替父从军的民族英雄,中华文化中孝的典范;也可以说她是妇女自强的标杆,作为论证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例证;甚至还可以说她作为女性的代表,是父权社会下对于女性形象的消解与扭曲,实际上这个形象仍然是 “反文明” 的,父权的;还可以说她是中国封建社会下被当作牺牲品的万千人民中的一个,来论证中国自古就是保守封建落后极权专制迫害人,宣传花木兰只不过是为了威权体制唱赞歌,令人不齿・・・・・・
历史和死人向来就是最好用的工具,反正已经逝去的人不会跳起来反驳他们。

(删除)

因此,在政治和社会舆论场上几乎所有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都可以被视为各种派系用来表达自己诉求的工具。一个人的私事一旦进入公众的视野就不只是私事了,它会变成更多人表达自己意见的道具,借口。很多人(或者几乎所有人)只是借着别人的事情,来表达他们自己的东西。命运与当事人无关,他们只是各种派系用来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工具而已。
清白,正义,对错似乎不是那么重要,在这个后真相的时代,模糊的正义还能被称为正义吗?

一段话可以被划分为 “事实”,“立场”,“信仰”,“观点”。

事实 - 独立于人的判断是客观存在的 观点 - 对事实的看法 立场 - 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信仰 - 内部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一般情况下,事实足够,观点就会自然而然出现,并且会因人而异,冲突就由此产生:看到的事实和归纳出的观点不一样。一般来说,观点不同但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对标事实 + 观点交流 = 达成共识。

另外,很重要却经常被人忽视的一点是:事实,不一定就是真相。
①没有使用全面的事实,有意无意地忽略事实,不顾事实,选择性地接收自己喜欢的事实。
②故意利用只给部分事实的方法误导别人。
③你以为真的,其实是假的。
④你以为是确定的,其实是不确定的。

最近稍微的关注了下如何构造一篇具有煽动力的文章。
事实上,一篇具有煽动力的文章通常是片面的,情绪化的。客观的,全面的文章一般不具有煽动性。只有情绪化,排除异己,讲述片面化的事实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和调动群众,利用群众选择性吸收自己喜欢事实的特点来 “误导” 群众。

PS:我自己终究也是个俗人,一定会收到人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很多时候我也是愚昧无知,容易被引导带动的。我不信任大规模的群众,同时我也不信任处于大规模群众中的自己。

改天可以写一个煽动观察专题

事实是客观的,观点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人类还是不能统一观点天下大同,就是因为立场不同。(没有立场也是一种立场,并且声称自己没有立场的人很多都比较虚伪)立场代表的是思考的人性。

如何对待事实和立场?
1. 对待事实需要转换视角 / 换位思考
2. 对待立场需要妥协(妥协不代表懦弱,退一步的最终目的是进两步)

最近舍友入坑原神,我也重新回归,细玩之后才发现原神的美感。 下面是灶神锅巴活动的诗歌: 风雨犹祝,山海同欢,是承天地之佑;星移斗转,沧海桑田,烟火人间依旧;功名在我,百岁千秋,毋忘秉烛夜游;今古诸事,激荡中流,宏图待看新秀!

都回家了总没理由再咕了吧?

1.2022 年度总结 2. 煽动性文章观察 3. 更新两篇技术型文档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