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is

lapis

理解以真实为本,但真实本身不会自动呈现

後真相與通識,理性

後真相與通識,理性#

日期:2022 年 11 月 14 日
標籤:周報
類型:文章

後真相與通識,理性#

2022-11-14 5 分鐘閱讀 #周報

1.《屍檢報告:一個殯葬師的手記》新的領域,值得一看 2. 老文新看:《為漢服的低吟淺唱》

記住吧,記住吧,曾經有一個時代叫漢唐,曾經有一條河流叫長江,曾經有一對圖騰叫龍鳳,曾經有一件羽衣 —— 名叫霓裳!

哈耶克;雖然全球自由貿易市場現在來看是快要寄了,但是博納百家總歸沒錯。

王孟源:要做出正確的預測,必須先徹底瞭解這個世界,從物理到工程、到金融經濟、到政治戰略,都是一體的;隨著話題的特質,哪一個層面都可能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我才會花幾十年的苦工,去補齊所有相關知識。任何人不論多聰明,如果只有單項的專業知識,必然會如同瞎子摸象,只感知到片面。

年輕人要先看看這個世界,然後再去想如何對待這個世界。

我們經常被社交媒體教導要去追求真相,那什麼是真相?人類現在所追逐的到底是真相,還是後真相?

我們都在罵飯圈,但我們也在開始學習飯圈,然後無處不飯圈。大家自己說說看,現在的討論氛圍,和飯圈有啥差別?沒有區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現在這個環境下發生的任何事件,不管是明星八卦、社會熱點、男女對立,都會快速的分化出不同意見,然後不同意見下的人群開始結成群體、站隊。然後預設結論,然後基於結論找線索。然後給不同觀點的人貼標籤,然後隨之而來的是罵駡、人肉、挖黑歷史、貼標籤、人身攻擊、舉報。站隊的人群紛紛開始互相罵駡、攻擊、舉報。很多時候,事情的起因往往是正常事件,甚至許多情況下是雙方的總體意見是相同的,卻因為一個共識的不認可而開始引發爭執。但在環境的作用下,事件會在發酵過程中越發的渾濁、走向惡劣。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大家都不想講道理了。沒有人想講道理,大家想做的不是說服對方,而是打服對方。講道理已經沒用了,在這個狀態裡,先死的就是講道理的,只要你試圖講道理,各種嘲諷就來了,哎呀你裝什麼理中客。另外吧,我得多說一句,大家其實是薛定諤的講道理,就是在 A 議題下重拳出擊,B 議題下理中客,C 議題下拱火。完美契合了人的複雜和世界的複雜。我管這個叫鍵盤的去中心化。

顯然,現在是一個後真相的時代。什麼是後真相?「後真相」是指在輿論形成的過程中,個人情感和意見的影響逐漸大於客觀事實,從而超出真相本身。Keyes(2004)認為,後真相是一個「倫理的灰色地帶」。真相和謊言之間,存在著一種模糊的,模棱兩可的陳述 —— 有人把它稱作放大的真相(Enhanced Truth),或人工真相(Faux Truth),淡真相(Truth lite)。概而言之,真相之邊,謊言未滿。在自由主義一直以來的觀念中,「事實真相」一直佔有神聖位置,這一思潮可以在西媒的亦步亦趨卻又畫虎類犬般的某些輪媒中充分體現。但是在互聯網發達的當今社會,「事實」在逐漸失去主導社會共識的力量,其本身已經不是新聞報導的核心,而是讓位於情感,觀點和立場。

正因為如此,為了更加充分地認知這個世界,我要盡量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在本質領域深究,其他的常見領域至少要有基本的領域常識。多學科交叉的知識越充分,我就越能做出相對客觀理性的判斷。

理性判斷的基礎是充分,可靠的信息來源

我們要如何在這個世間立足?如何面對這個紛繁的世界?

謝天謝地,終於把數字經濟研究院的門戶網站 demo 做出來了;金融學論文已提交;單詞沒背完,摸了;博客目標沒更,摸了;

馬原論文;復習概率論和宏觀經濟學;英語單詞(6 級核心至少得到 1622 吧?)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