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is

lapis

理解以真实为本,但真实本身不会自动呈现

分析問題的框架

分析問題的框架#

date: 2023 年 4 月 1 日
slug: 20
status: 已發佈
tags: 思維的輪子
type: 文章

一、判定資訊的類型#

資訊可以分為事實、立場、信仰和觀點。

事實是獨立於人的判斷客觀存在的,可以被證明或觀察到的真實情況和事件。

觀點是人們針對事實得出的看法,帶有主觀意味。

立場是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通常一個社會事件可以基於利益劃分出多種立場。

信仰是內部完全自洽的邏輯體系。

很重要卻經常被人忽視的一點是:事實不一定就是真相。"真相" 是一個很有趣,經常(或者說總是)被濫用。假如一個人 / 組織在不斷宣稱自己掌握了 "真相",那這個人 / 組織大多有所圖謀並且不怀好意。

常見的場景:

1. 不使用全面的事實,有意無意地忽略事實,不顧事實,選擇性地接受自己喜歡的事實。2. 故意利用只給部分事實的方法誤導別人 3. 以為是真的,其實是假的 4. 以為是確定的,其實是不確定的

因此,在接收到新的資訊時,一定要先去判斷這份資訊到底屬於什麼類型,信源可信度如何,能否交叉驗證,此資訊的邏輯鏈是否完整,是否與已知的知識相抵觸・・・・・・

二、認識準則#

沒有人是永遠對的,只要是根據事實證據來做理性的邏輯推演,我們就應該給予尊重。如果有相反的意見,既然作者已經把推理過程詳細解釋了,那麼盡可以就事論事指出邏輯錯誤之處。這是一個相互切磋的過程。個人初始結論的對錯不要緊,重要的是論證必須遵循嚴謹的邏輯。但如果不做邏輯推演,直接下結論,那就是空喊口號,浪費大家的時間。如果連結論都懶得敘述,直接做人身攻擊,這種人更是無需理會,其言論當垃圾過濾掉即可。

假如不同意某個結論,需要自帶完整而嚴密的事實和邏輯推演,只通過文辭用感情來惑亂理性,讓讀者無暇思考直接接受他人的結論,這通常是騙子的障眼法。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